一般而言,凡功能聚合、土地集約、業態多樣齊全的被稱為綜合體。當城市人口集聚、用地緊張之時就出現了城市綜合體;當物質進步時代到來、消費需求旺盛就出現了商業綜合體;隨著人類消費升級、商業轉型升級出現了文旅綜合體。短期內,中國文旅綜合體將呈現產得多做得少、謀劃得多落地得少的現象,現今文旅市場的蛋糕越做越大,本期成都水木源創設計講解文旅綜合體如何規劃?
一、什么是文旅綜合體?
文旅綜合體的概念源自城市綜合體,一般是指以文化旅游為主導產業的城市綜合體。
城市綜合體在我國并不陌生,通常指城市中商業、辦公、餐飲、展覽等功能復合、互相作用、互為價值鏈的高度集約的街區群體,目的是提供城市公共空間、帶動區域發展、提升城市品牌等。
文旅綜合體則是城市綜合體發展到一定層次的衍生物。所不同的是,文旅綜合體以文化為核心,依托旅游資源,綜合商業、展覽、會議等相關業態功能的集約型、復合型、互相作用的街區群體。
文旅綜合體包括:特色小鎮、民宿、田園綜合體、文化鄉村、康養度假村、民俗村、古村落、地方景區等,是以文化為軸心,打造的居、游、養、娛場景IP商業項目。
二、文旅綜合體如何規劃落地?
文旅綜合體的開發建設,對引領行業發展,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產業結構,美化生態環境,提升生活品質均具有重要意義。在規劃設計時,需要遵循一定原則,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1、重視文化力量
發展文旅綜合體,不能僅僅是一些文化、旅游及商業項目的簡單疊加。要通過對文化的深入挖掘,形成具有獨特性和生命力的旅游產品,以文化為靈魂,以旅游搭平臺,以商業為載體。這樣,文化旅游帶來人氣,文化旅游活動帶來品牌,文化商業帶來的商業價值共融共生,形成自我循環、自我造血的機制,從而形成“文化+旅游+城市”的開發模式;以文化與商業、科技、資本、生態、民生、人才等融合化立體式發展,形成多業態、多形態發展格局。文化旅游聚集人氣,為商業活動帶來了人流,隨著商業活動的人流、商品流達到一定規模后,形成了商業中心,從而促進物資的集聚及服務、商品的流通。最后,形成具有品牌影響力的特色“文旅綜合體”。總之,沒有文化的產業缺乏長久生命力和競爭力。
2、強勢IP導入
優質的文旅綜合體并不是由硬件或者是資金來決定的,首先要看它里面是否有IP。把強勢的旅游IP導入,是項目運營的關鍵。如果只是拼硬件、拼資金,結果只會收效甚微。文旅綜合體項目極其考驗當事企業的融資能力、重資產運營能力、內容IP規劃能力,甚至是政策把握能力,多項能力缺一不可。個性化、差異化的項目打造是引流的關鍵,IP的運作則是項目開發的一大戰略。在打造文旅綜合體項目時,需要充分結合自身IP,創新運作思維,深入挖掘文旅項目的歷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將項目與文化完美融合,形成自身獨特的差異化優勢,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
3、明確功能構成
文旅綜合體的功能業態不能單一,也不能是旅游功能的完善和補充,健康的模式是在優化考慮旅游功能下,協同發展商業、餐飲、居住等其他功能。文旅綜合體的區位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靠近城市中心區的,其最大價值是通過文化商業來實現的;對于靠近旅游景區而沒有城市商業作為依托的,從理論上來講更多的是依托文化旅游本身的張力來實現跨越式發展。
4、構建合理交通系統
在文旅綜合體的內部交通中,要結合空間規劃、商業規劃等方面,建立基于行為需求和活動導向的合理內部交通;外部交通則要有可達性,滿足一定換乘需求。
5、打造宜人公共空間
與城市綜合體不同,文旅綜合體是以旅游功能為主,因此在規劃設計時至少應打造一個公共空間,但必須貼合文化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