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如果我們想要理解這個概念,首先從字面意思看,田園綜合體應該和我們熟悉的城市綜合體有什么關系,下面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城市綜合體,城市綜合體是城市和市場發展到比較高程度的時候,出現的一種綜合物業,將城市中的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間的三項以上進行組合,并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形成混合功能。
城市綜合體起源于公元100年到200年時期的希臘廣場浴場建筑,它綜合了浴場、圖書館、健身房和會議室的功能,后來經歷了中世紀的奧斯曼住宅的第一次發展以及文藝復興后內街購物廊的第二次發展,后來工業革命以后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經歷了從洛克菲勒中心時期以及巴黎拉德芳斯時期的購物街模式最后發展到21世紀的日本六本木一站式、體驗式的購物公園模式。
國內的城市綜合體經歷了90年代上海商城、北京國貿中心模式以及2001年上海隆基廣場,在2008年以后得到了大力發展,經過了沖量階段以后,逐漸走向體驗式綜合體模式,目前國內較為成熟的綜合體模式主要有三種:以華潤萬象城為代表的最成熟的商業主要模式;以萬達廣場為代表的可復制的資源運營模式;以SOHO中國為代表的高品質的“快餐模式”。
參照城市綜合體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模式,同理,田園綜合體也是集合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等多項產業形勢于一身,由景觀吸引核、休閑聚集區、農業生產區、居住發展帶、社區配套網等五大板塊構成。雖構成要素以及產業板塊不盡相同但都作為綜合體的發展模式,我們在打造田園綜合體時的同時,學習一下城市綜合體的發展思路,應該也會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