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購物中心設計中的室內設計要點,首先要對購物中心的功能組成與空間類型有所了解。購物中心室內環境的功能組成一般有引導、營銷、輔助三部分。其中保證營銷活動正常進行的輔助部分,又分為庫房和行政管理、福利、設備用房等。
根據購物中心室內環境的不同規模,各部分之間有著相應的比例關系,它們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有一定的聯系。不同類型的購物中心室內環境在規模、營銷方式、空間組成上有所不同。但作為直接進行經營活動的營銷空間,是購物中心室內環境的核心,其余各部分各有取舍與合并。但從購物中心室內環境來看,其具體的功能組成內容則分別為引導、營銷、輔助三部分。
一、購物中心設計中室內設計中的引導部分設計
引導部分主要是指購物中心外部環境的人口集散廣場與室內入口空間,購物中心的引導部分是其內外空間環境聯系的紐帶,也是購物中心吸引顧客步入其內購物至關重要的設計空間。其中這種入口集散廣場其有與大型公共廣場完全不同的空間性質,它是與購物中心緊密相連,以解決建筑主要出入口大量人員的集散、等車、逗留為主要目的,同時兼顧一些商業性的表演、展示、促銷活動。商場領域感較強,是購物中心室內空間的外延和補充。
而室內入口空間既是進入購物中心室內營銷部分前在空間序列上的過渡,又是顧客在此會聚集散、休閑游逛、商品展示的半室內環境空間。同時還由于室內入口空間與室外入口集散廣場在空間上緊密相連,從而成為購物中心展示企業形象,擴大商業影響的最佳場所。不少商家充分利用引導空間的廣告作用,在購物中心門前集散廣場舉行升旗儀式、時裝表演、彩球放飛及各種標新立異的商業促銷活動,使其成為購物中心入口引導部分一通亮麗的風景線,商業效果非常顯著。
二、購物中心設計中室內設計的營銷部分設計
營銷部分通常也稱作營業店堂,它是整個購物中心室內環境的核心。其中銷售是營銷空間最基本的功能,同時為保證正常的商業秩序及滿足顧客心理生理的需求,營銷空間還具有臨時貯藏、交通、商品展示、休閑、服務等功能。所以購物中心室內營銷空間部分又可細分辦購物空間、交通空間、展示空間、休閑空間、文化教育空間和服務空間等。
營銷部分設計分別為:
1.營銷空間:營銷空間是整個商場的主體,它由商品置物道具等設施作為空間限定的要素來劃分進行商品營銷活動的場所,是營銷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
2.交通空間:交通空間是指商場內的通道、樓梯、自動扶梯及電梯等設施所用空間,其位置、數量、布置及寬度等均需滿足商場內部空間的動線安排與交通組織,使顧客能夠輕松、便捷地完成在商場中各種活動的開展。
3.展示空間:展示空間是指從常規的柜架到地臺、墻面及空中掛件,展示的商品從只能觀賞到可觸摸、可試聽、可試用,創造出視覺焦點。
4.服務空間:服務空間是商品銷售的輔助空間,如:試衣間、聽音室、問訊處、寄存處等。
5.休閑空間:休閑空間為顧客提供餐飲、休息、娛樂、文化等場所,點綴以綠化小品,既滿足了顧客的需求,也促進了消費。
各功能空間的組織應使顧客流線通暢,通道出入口明確,利于商品的陳列和促銷及營業員的銷售服務。
三、購物中心設計中室內設計輔助部分設計
輔助部分是在營銷空間之外,為保證營銷活動的正常進行,供內部使用的空間,通常由倉儲空間、行政管理、福利及設備用房組成。
輔助部分設計分別為:
1.倉儲空間:倉儲空間是根據購物中心的規模,經需要提供商品周轉的存儲空間。它包括總庫房、分部庫房和散倉。
其中總庫房一般獨立于營銷空間之外,它貯存的商品數量多、種類全,周轉時間相對較長。分部庫房可貯存一個星期左右銷售量的商品,其位置可與營業廳同層,也可位于營業廳的頂層或地下層,以升降機作為垂直貨運工具。散倉是營業廳內必不可少的臨時貯存空間,一般貯存量不少于當天的銷售量。
2.行政用房:行政管理用房可分為辦公用房和會議室兩部分。其中辦公用房包括經理室、財會室、業務室、保衛室、行政室、黨團辦公室、工會及總務等用房。為各層品部設的主任室、會計室等則設在各層營業廳附近;會議室以設置大小兩個為宜。
3.福利用房:購物中心營業時間一般較長,職工在店內停留的時間相應也長。為此,營業人員分為早、晚兩班進行工作,這樣在上下班時間上就不一致,故生活福利用房應根據商店的特點,盡可能滿足職工的需要。在一些大中型商店,通常設置有休息室、哺乳室、醫務室、文娛閱覽室、食堂、開水間、浴室、廁所和自行車棚、庫等福利用房。
4.設備用房:設備用房包括配電室、電話總機室、廣播室、傳送商品設備、通風采暖設備和食品商店的冷藏設備等。某些大型購物中心還附設有加工廠,如服裝加工廠、食品廠、酒廠等。還有的商場為了正常業務的開展,還為貨物的裝卸車、開包拆箱、車輛回轉、箱皮包裝的清理回收及后勤生活輔助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