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線設計對于任何一個商業建筑設計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購物中心動線設計的目的就是引導消費者的購物流向,使消費者在購物中心游逛購物時能夠保持一種愉悅、舒適的心情,無形中就逛遍了購物中心的每個角落。購物中心的動線設計關系到其后續經營的成敗,應該慎重對待,經水木源創設計研究分析,購物中心的動線設計主要分為:外部動線規劃和內部動線規劃。
1、外部動線規劃設計
購物中心外部的動線規劃主要是涉及到車行動線和人行動線。車行動線顧名思義就是考慮到周邊道路現有的交通狀況,購物中心主入口及廣場應面向城市主要道路,這樣才能吸引人流及方便行人過出。車行動線最好的規劃方式就是車輛直接進入地下停車場而不影響購物中心的人流流線,所以地下停車場進出口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一般來說,地下車庫出入口應設于交通量較少的非主干道上。若一定要設于較大車流量的道路上時,必須在出入口處向后退縮若干距離以便車輛進出。
而說到人行動線的規劃設計,就簡單多了,其主要設計思路應使以各種方式到達的行人盡量避免穿越交通量大的道路,無法避免而穿越這些道路時,應以立交方式避免其直接干擾,比如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
2、內部動線規劃設計
購物中心內部的動線規劃就比較繁瑣,其復雜程度取決于購物中心建筑本身的復雜程度。從入口的動線規劃開始,就需要引導顧客向中庭方向移動,應能有明顯辨別的特性,對外部環境要有一定的視覺形象沖擊,要將購物中心名稱及圖案標志進行顯著展現,以突出企業形象,表現其形象視覺系統,對外在環境而言,購物中心的入口應大而顯著。
到達中庭之后,中庭的動線規劃設計是垂直交通組織的關健點和集散地,也是步行空間的序列高潮,這里人流集中、流量大,最有可能鼓勵人流上行。在其中設置富有趣味的垂直交通工具,玻璃觀景電梯等,能在中庭空問創造活力和動感,能夠激發購物者登高游逛的欲望。因此,中庭動線設計和中庭垂直交通能否促使人流向上運動,是上層商鋪能否成功經營的關鍵。
最后就是樓層水平動線設計,也是對于購物中心來說最關鍵的一點。其設計形式大致分為四種模式:即線性模式、環形模式、網狀模式和放射模式。只要明確其設計原則,根據購物中心的建筑形態和走向進行重點商鋪規劃,保證每一家商鋪的可見性和位置感,就一定是一個設計優秀的水平動線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