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體現商業價值,使商場能夠為商家賺取更多的利潤,在城市商場設計中,隱藏著許許多多的商業設計上的小秘密。這些不經意間的小設計,無時無刻不是為了能夠讓消費者待在商場的時間更長,逛更多的店鋪,提高消費的可能性。你知道商家們在城市商場設計中都埋藏了哪些“圈套”嗎?
1.為什么商場地下一層多為超市?
雖然每個商場設計必定會給超市預留出大片的空間,而超市也確實給商場帶來了巨大的人流量,但并沒有給商場的其他商鋪帶來多少商業價值。因為沒人愿意在超市購完物出來,拎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袋繼續逛街。但超市的引入對于商場的初期建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在商場初期建設時,引進家樂福、沃爾瑪、永旺等大商戶,可以吸引其他小租戶,還可以獲得土地、銀行貸款等政策和商業上的支持,更可輻射覆蓋周邊小區,提高商場的品牌知名度。
2.為什么商場第一層店鋪多為貴重商品?
商場設計第一層,一般來說客流量是最大的,是進入商場其他地方的必經之路。沒有人氣就沒有財氣。所以商場第一層能夠租下來的商家普遍具有較高的租金承受能力。黃金珠寶類的貴重商品,雖然消費頻次低,但凈利潤高,目標人群購買力強;而化妝品屬于易耗品,消費頻次高,目標人群為中青年女性,她們消費能力高,購買的欲望和隨機性比較強。一般情況下,化妝品裝柜分布在商場入口與動線節點周圍以拉動消費人流,擁有較大的展示面。當你走進商場,會發現這些店面呈環帶狀分布,悄無聲息地把你包圍住。
3.為什么商場扶手電梯設計呈“剪刀”形?
在現在的商場設計中,我們還是能夠看到一些商場的扶手電梯保留著剪刀梯的設計形式,雖然看起來很方便,但其實無形中使顧客每次上下樓都會在對應樓層繞一個圈才行。這正是設計師們的高明之處,將行走的路線強行設計成一個環線,強迫我們將這一層的商鋪逛一遍。我們還可以觀察到第一層的扶梯設置總是背對著主出入口,需要轉個身上樓,這也是無形中增加顧客進店消費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