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電影院設計標準/電影院裝修設計規范
第1.0.1條 為保證電影院建筑設計滿足安全、衛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訂本規范。
第1.0.2條 本規范適用于新建、擴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變形法、遮幅法寬銀幕及普通銀幕(包括立體聲)三種影片為主的電影院建筑設計。
其他兼放電影且有固定放映設備的公共集會、文娛演出建筑可參照本規范有關條款執行。
第1.0.3條 電影院的規模按觀眾廳的容量可分為:
特大型1201座以上;
大型801座~1200座;
中型501座~800座;
小型500座以下。
電影院應布點合理,規模適當。當電影院總規模較大時,宜設多觀眾廳。
第1.0.4條 電影院的質量標準分特、甲、乙、丙四個等級(與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組合)。特等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定。甲、乙、丙等的相應要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主體結構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級:甲、乙等不應低于二級;丙等不應低于三級,且不應有特大型。
三、視聽設施:甲等宜設置立體聲。甲等大型以上的觀眾廳主體結構宜具備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為兼放70mm影片的條件。
注:觀眾廳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條件參見附錄一。
第1.0.5條 電影院建筑設計除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民用建筑設計通則》,以及國家和專業部門頒布的有關設計標準、規范和規定。
第二章 基地和總平面
第2.0.1條 電影院基地選擇應根據當地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合理布置,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應臨接城鎮道路、廣場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寬度除不應小于安全出口寬度總和外,且中、小型電影院不應小于8m,大型不應小于12m,特大型不應小于1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電影院應按每座0.2㎡計,大型、特大型電影院除應滿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應小于10m;
四、多觀眾廳電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應按實際分配的最多人數計算;總座位數2000座以上的電影院宜分數處集散;
五、位于交叉口的電影院尚應滿足城鎮有關交通車行視距的規定。
第2.0.2條 總平面布置應功能分區明確,人行交通與車行交通、觀眾流線與內部路線(工藝及管理)明確便捷,互不干擾,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在火災或其他緊急情況下,應能使觀眾及工作人員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帶,并為消防作業提供合適的通路及場地;
二、一面臨街的電影院,中、小型至少應有另一側臨內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應有另兩側臨內院空地或通路,其寬度均不應小于3.5m;
三、合建、附建的電影院除以防火墻與毗鄰建筑劃分成獨立防火分區外,其余臨空部分
仍應按上款執行;
四、設備用房應置于對觀眾干擾最少的位置,且應注意安全、衛生、消聲、減振和設備安裝維修的方便;
五、總平面內宜設機動車及自行車停車場,或由城鎮交通規劃統一考慮;
六、總平面內尚應滿足排水、隔噪、節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據條件布置綠化。
第三章 觀眾廳
第一節 視點和視距
第3.1.1條 設計視點應取畫面下緣中點。池座第一排觀眾地面至設計視點的高差不應小于1.50m及不大于2.50m。
第3.1.2條 最小視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普通銀幕:宜為畫面寬度的1.5倍,并不應小于1.3倍;
二、變形法寬銀幕:當其畫面高度與普通銀幕畫面高度相同時,宜為寬銀幕畫面寬度的0.88倍,并不應小于0.76倍;當其畫面高度大于普通銀幕畫面高度(鏡頭焦距相等)時,宜為寬銀幕畫面寬度的0.74倍,并不應小于0.64倍(均見附錄二圖2)。
注:銀幕寬度、高度參見附錄一。
第3.1.3條 最大視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普通銀幕:宜為畫面寬度的5倍,并不應大于6倍;
二、變形法寬銀幕:當其畫面高度與普通銀幕高度相同時,不應大于寬銀幕畫面寬度的3倍;當其畫面高度大于普通銀幕畫面高度時,宜為寬銀幕畫面寬度的2.50倍,并不應大于3倍(均見附錄二圖2);
三、除按上述計算外,尚宜控制在36m以內,最大值不應大于40m。
第二節 視線和有關夾角
第3.2.1條 水平斜視角不應小于45°(見附錄二圖2)。
第3.2.2條 仰視角不應大于40°(見附錄二圖3)。
第3.2.3條 觀眾廳視線升高“c”值不宜小于每排0.12m。若受條件限制時,可取隔排0.12m,但此時座席中區必須錯位。
第三節 座席、排距和走道
第3.3.1條 觀眾廳每座面積:甲等不宜小于0.80㎡,乙等不宜小于0.70㎡,丙等不應小于0.60㎡。
注:觀眾廳面積算至銀幕后的墻面。
第3.3.2條 觀眾廳座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應小于0.48m,軟椅不應小于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應小于0.75m,軟椅不應小于0.80m;長排法硬椅不應小于0.90m,軟椅不應小于0.95m;臺階式(散座、樓座)的座席排距應比上述值適當增大;靠后墻最后一排的排距應增大0.12m。
第3.3.3條 每排座席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兩側有縱走道且為最小排距時,每排座席數不應超過22個,以后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個座席;
二、長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個;
三、僅一側有縱走道時,上述座席數相應減半。
第3.3.4條 短排法兩個橫走道之間不宜超過20排;靠后墻不設橫走道時,其前面的一個橫走道與后墻之間不宜超過10排。
第3.3.5條 座席應按弧線或與弧線近似的折線布置(小型可按直線布置),或兩種方法混合布置。觀眾廳正中一排或1/2廳長處弧線的曲率半徑一般等于銀幕至最后一排的水平距離。
第3.3.6條 觀眾廳走道除應按每百人0.60m分別計算寬度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短排法的中縱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00m,邊走道的凈寬不宜小于0.80m;橫走道的通行寬度不應小于1.20m;
二、長排法的邊走道不應小于1.20m。
第3.3.7條 觀眾廳坡地面最大坡度不應大于1:6。超過1:6時應采用臺階式地面;走道坡度為1:10至1:6時,即應采用適當防滑措施,超過1:6時應采用踏步。
第四節 放映角
第3.4.1條 放映水平偏角不應大于3°(見附錄二圖2)。
第3.4.2條 放映仰角不宜大于3°,放映俯角不宜大于6°;放映室設在樓座后上方時,放映俯角可至9°(見附錄二圖3)。
第五節 銀幕
第3.5.1條 銀幕應設置堅固的金屬銀幕架、幕軌、可調節畫面的幕框和保護幕。丙等電影院可酌情簡化。銀幕弧面中點至幕后的墻面距離一般應為1.20~2.00m。
第3.5.2條 寬銀幕在水平方向應呈弧形,其曲率半徑應等于放映距離。當畫面寬度不超過8m時,銀幕可為平面。
第3.5.3條 銀幕傾角不應大于±3°。
第3.5.4條 銀幕前不宜設鏡框式臺口。
第六節 干擾光的防止
第3.6.1條 銀幕邊框、銀幕后墻及附近的側墻應為黑色或深色。銀幕前方的頂棚應采用低反光罩面材料(若有臺口亦應如此)。
第3.6.2條 觀眾廳側墻或頂棚的上方設窗或通風口時均應有遮光措施。
第3.6.3條 放映光束上緣距銀幕附近的頂棚(或臺口下緣)不應小于0.50m。樓座下最后一排觀眾至畫面上緣的視線距樓座前緣下部凸出部位不應小于0.30m。
第3.6.4條 入場門、安全出口(太平門)宜設甬道或門斗。
第四章 聲學
第4.0.1條 觀眾廳體型尺寸及內部裝修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觀眾廳內表面應避免反射聲能集中;
二、當有樓座時,其下部開口高度與深度之比不應小于1:2;
三、觀眾廳每座容積不宜小于3.5立方米和大于5.5立方米;
四、吸聲材料的布置應滿足混響計算和消除50ms以后的強反射聲。當設置立體聲時應消除效果揚聲器的顫動回聲。
注:未設臺口(或寬臺口淺臺深)時,體積算至銀幕后的墻面。
第4.0.2條 觀眾廳滿座最佳混響時間在500~1000Hz范圍內宜采用1.0±0.1s。其余頻率與500Hz混響時間的比值宜為:
125Hz 1.0~1.3
250Hz1.0~1.1
2000~4000HZ 0.8~1.0
設置立體聲時,滿座最佳混響時間宜為0.7±0.1s。計算值與最佳值的允許偏差宜控制在±10%以內(計算頻率為125,250,500,1000,2000,4000Hz)。
第4.0.3條 觀眾廳揚聲器組的高頻揚聲器應置于銀幕高度2/3處。高頻揚聲器軸線應指向觀眾席的1/2~2/3處。揚聲器箱支座及箱體在發聲時不應產生振動噪聲。
第4.0.4條 銀幕后面的墻面必須作強吸聲處理。
第4.0.5條 在放映機、通風或空氣調節系統均開啟時,空場觀眾席的噪聲級:甲等電影院不應超過40dB(A);乙、丙等電影院不應超過45dB(A)。設置立體聲時,噪聲級均不應超過40dB(A)。
第4.0.6條 放映機房的混響時間及頻率特性宜與觀眾廳的混響要求相適應。
第4.0.7條 甲、乙等電影院觀眾廳入場門外的過渡空間宜作吸聲處理。
第五章 放映機房
第5.0.1條 放映機房由放映、倒片、配電各部分組成,可分隔或合于一室。放映區內可增設機修室、休息室及專用廁所。
第5.0.2條 當放映室后墻處無設備時,放映室的凈深不應小于3.20m。放映機鏡頭至放映室前墻面應為0.35~0.40m;機身后部距放映室后墻不應小于1.20m。
第5.0.3條 放映機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兩臺放映機軸線間及放映機與幻燈機軸線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50m;
二、放映機軸線與右墻面(操作一側)或其它設備的距離不應小于1.50m;
三、放映機軸線與左墻面(非操作一側)或其它設備的距離不應小于1.20m。
第5.0.4條 放映室的凈高不宜小于3.2m(上部天窗部分的高度另計)。
第5.0.5條 放映機房樓面活荷載應取3~4kN/㎡(有較重設備時按實際計算)。
第5.0.6條 放映機及幻燈機用的放映孔內口尺寸應為0.20m×0.20m,觀察孔內口尺寸應為0.30m(寬)×0.20m(高)。各孔外口尺寸放大呈喇叭狀,應達到不阻擋光束。
第5.0.7條 放映孔與觀察孔軸線間的水平距離應為0.50~0.60m。放映孔中心距離地面高度在放映角為0°時為1.25m,其它角度應根據產品說明作相應的調整。觀察孔可與放映孔等高,也可比放映孔高0.30m。
第5.0.8條 放映孔宜垂直于光軸安裝光學玻璃,或在鏡頭與放映孔之間設置密閉伸縮套。觀察孔可安裝6mm厚平板玻璃。
第5.0.9條 放映孔外側底邊距其下方觀眾廳樓(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1.90m。
第5.0.10條 放映機房應有良好通風,但放映機背后墻上不宜開窗;如開窗應有遮光措施。放映機上方宜設排氣天窗。
第5.0.11條 放映室至少有一外開門通至疏散通道,其樓梯和出入口不得與觀眾廳的樓梯和出入口合用。
第5.0.12條 放映室的構造和裝修應有利于清潔、防火、吸聲和減振。放映室樓(地)面高于室外地坪3m時可設影片提升設備。
第六章 其它用房
第一節 門廳、休息廳
第6.1.1條 門廳、休息廳(廊)的面積可互相調配,靈活組合;二者合計每人面積甲等電影院不宜小于0.50㎡;乙等不宜小于0.30㎡,丙等不宜小于0.10㎡。
第6.1.2條 門廳、休息廳(廊)內的面積計算時所取人數:一個觀眾廳時等于該觀眾廳的容量;兩個觀眾廳共用門廳、休息廳時,等于較大一廳的容量;三個觀眾廳共用門廳、休息廳時,等于觀眾廳總容量的60%。如其中一觀眾廳獨用門廳、休息廳、則仍按該觀眾廳實際容量計算。
第6.1.3條 售票間一般每300座設一售票口,其面積可按每個售票口1.5~2㎡計算。
第6.1.4條 電影院內可附設小賣部,其面積可按每人不小于0.04㎡計算(另設多種經營的面積不在此限):可設衣物存放處,其面積可按每人不小于0.04㎡計算。多廳電影院人數折減應符合第6.1.2條規定。
第二節 辦公、服務、設備用房
第6.2.1條 根據規模和等級,電影院可設辦公室、值班室、美工室、設備用房等。
第三節 廁所
第6.3.1條 觀眾使用的廁所男女人數比例可按1:1計算。多廳電影院人數折減應符合第6.1.2條規定。
第6.3.2條 男(女)廁所衛生器具設置數目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男廁每50人設1個小便斗(小便槽每0.60m長相當于1個小便斗);400人以內,每150人及其尾數設1個大便器;400人以上,超出部分每200人及其尾數設1個大便器。
二、女廁400人以內,每50人及其尾數設1個大便器;400人以上,超出部分每75人及其尾數設1個大便器。
三、男女廁所均應設前室。每4個大便器宜設1個洗手盆,但至少應設1個洗手盆。男女廁所中至少有一處應設污水池。
第七章 防火和疏散
第一節 防火
第7.1.1條 電影院建筑防火和疏散設計除按現行防火規范執行外,尚應符合本章各條規定。
第7.1.2條 電影院建筑的耐火等級應符合第1.0.4條的規定,但任何等級電影院的放映室均不應低于二級耐火等級。
第7.1.3條 甲、乙等電影院觀眾廳可附設于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且有互相獨立的防火分區和疏散通道的其他建筑內,并宜設在一至三層。
第7.1.4條 三級耐火等級觀眾廳的木屋架宜進行防火處理。
第7.1.5條 觀眾廳和疏散通道內的墻面裝修及吊頂宜采用耐火極限不少于0.25h的非燃、難燃材料;如局部面層為可燃材料,亦應作阻燃處理,并不應在高溫時散發有毒氣體。
第7.1.6條 大型、特大型電影院觀眾廳設置樓座時,其樓座后部上方及池座后部低矮空間宜考慮排煙措施。
第7.1.7條 甲等大型及特大型電影院的觀眾廳、配電室、放映室、自備發電機室、空氣調節機房宜設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其它電影院也宜有相應的報警措施。
第7.1.8條 室內消火栓宜設在門廳、休息廳、觀眾廳主要出入口和樓梯間附近,以及放映機房入口處等明顯位置。布置消火栓時應保證有兩支水槍的充實水柱同時到達室內任何部位。
第7.1.9條 消火栓的設置除應按防火規范執行外,800座以下的觀眾廳宜設置室內消火栓,水量不應小于5L/s,兩股水柱,每股2.5L/s。
第二節 疏 散
第7.2.1條 電影院的池座、樓座均應設置足夠數量、足夠寬度并分布合理的內、外安全出口和相應的疏散通道及疏散樓梯。進出場人流應避免交叉和逆流。
第7.2.2條 計算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樓梯的寬度所取人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池座、樓座觀眾人數各按滿座計算;
二、門廳、休息廳(廊)內候場人數應符合第6.1.2條的規定。
第7.2.3條 池座和樓座應分別設置至少2個安全出口(樓座座席數少于50時可只設1個)。每個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數不應超過250人。有候場需要的門廳,其觀眾廳入場門不應作為安全出口。
第7.2.4條 觀眾廳每一安全出口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采用雙扇外開門,門的凈寬不應小于1.40m;門口正面1.40內不應設踏步;
二、嚴禁用推拉門、卷簾門、折疊門、轉門等;
三、門內外標高應一致或和緩過渡;門道內應無門檻、突出物及懸掛物;
四、在門頭顯要位置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志;
五、安全出口門上應設自動門閂。
第7.2.5條 觀眾廳走道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縱橫走道的布置應有利于分區疏散。短排法主要橫走道的端頭應對向安全出口。長排法兩側及側前方應均勻布置安全出口;
二、袋形走道的長度在不逐步加寬寬度的條件下不宜大于6m;
三、座席地面與其相鄰的側方或前方走道的高差大于0.50m時,應設堅固的防護欄桿,其水平荷載應取1kN/m。
第7.2.6條 觀眾廳外疏散通道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電影院休息、存衣、小賣等活動的布置不應影響疏散;
二、每段疏散通道不應超過20m;各段均應有通風排煙窗;
三、2m高度內應無突出物、懸掛物;
四、通道內不宜設假門及落地式鏡子;
五、各段應設燈光疏散指示標志。
第7.2.7條 室內樓梯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觀眾使用的主樓梯凈寬不應小于1.40m;
二、有候場需要的門廳,門廳內供入場使用的主樓梯不應作為疏散樓梯。
第7.2.8條 室外疏散梯凈寬不應小于1.10m。下行人流不應妨礙地面人流。
第八章 建筑設備
第一節 給水排水
第8.1.1條 電影院應設置室內外給排水系統。
第8.1.2條 門廳、休息廳宜設置飲水設施。
第8.1.3條 放映室應根據放映和生活需要設置給排水設施。
第8.1.4條 觀眾廳應設置消防排水設施。
第二節 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
第8.2.1條 觀眾廳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甲等應設空氣調節;
二、乙等宜設空氣調節,無空氣調節時應設機械通風;
三、丙等大型應設機械通風,中小型可設機械通風或自然通風。
第8.2.2條 觀眾廳溫度、濕度的設計參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采暖地區冬季室內設計溫度不應低于14℃。
二、空氣調節室內設計參數應符合表8.2.3的規定。
第8.2.3條 室內穩定狀態下的CO2允許濃度應小于0.25%(我國人體散發的CO2量可按每人每小時0.02立方米計算)。
空氣調節室內設計參數
注:夏季采用天然冷源降溫時,室內設計溫度應低于30℃。
第8.2.4條 觀眾廳最小新風量不應小于每人每小時10立方米。
第8.2.5條 觀眾廳內人體散熱、散濕量可按表8.2.5選用(人體散熱、得熱量直接變成負荷)。
成都水木源創設計事務所公司專注于購物中心設計。購物中心裝修設計,成都水木源創專注于購物中心設計,成都購物中心裝修設計,大型商業體綜合體設計,家具商場設計,大型購物中心設計,主題商場設計,商場店面裝修設計,百貨商場設計,商場超市設計,城市廣場設計,商場設計,商場兒童區域設計,購物中心裝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