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商場,遠離市中心且周邊商業環境不成熟,同時體量小,這樣一個小型商業項目如何逆轉態勢,吸引人們呢?如何把這些“先天不足”的條件通過商場空間設計轉化成優勢與機會呢?
其實小型商場設計,可以以“社區商業設計”為切入點,客群定位在居家型消費人群,打造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社區商業。
1.客群分析抓住消費者
我們分析出商場地的客群定位為80后年輕家庭、95后學生一族、熱愛新事物的、熱衷互動分享的、追求品質享受生活的人群。先定位正確,再達到設計的精彩。我們在經過現場勘察和市場調研后找到本案的定位—— 文創藝術生活圈 ,一個年輕·時尚·品位·休閑,集吃、喝、玩、樂、購為一體的mini mall,打通消費者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設計團隊在商場設計中重新強調了“人”作為空間的最終使用者的本質,希望泰然西西里商業mini mall是一個更具親和力的柔性空間,用看得見的設計營造看不見的尺度和氛圍,讓人們在自然放慢的步調里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交往、產生活動。
2.更加近人的社區商業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作為最貼近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商業形態,社區商業開始逐漸扮演人們生活方式提案者的角色,本案在滿足消費者日常基本消費需求上,更帶來新鮮、便利、多元、品質的升級,提升消費體驗,為人們提供休閑社交空間,使其兼備消費場所和社交場所的屬性,增加消費者的幸福感和粘合度。
3.工業風商場設計
當其他設計風格正在竭力隱藏時,工業風正無所畏懼地暴露著,就像先鋒者總是有一種令人欽佩的勇氣。本案面向的客群正是一群消費的先鋒者,他們年輕時尚、熱愛嘗試,粗放不羈與文藝氣息交融的空間是他們個性的無聲宣言。
沒有粉飾的清水混凝還原他們的野性與本質,裸露直白的鋼木結構與鐵絲網勾勒他們的坦蕩與自在,灰色調中的一抹亮黃描繪他們青春活力。
考慮到項目建筑半開放式的特征,設計師大膽地從文藝復興時期中提取出廊拱結構應用到商場設計中。日光中穿梭于廊拱下,人與空間共同構成了一幅靜美的剪影畫,陽光灑落,在變幻的光線中整個空間呈現出美妙的光影意象,這是在任何一個商場所不能見到的。而這一獨創性的設計也刷新了客戶對商場設計的認知,其獨具一格的魅力也讓客戶從最初的詫異轉變到后來的認可和堅持。